【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14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相关知识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白内障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观察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病,是我国第一位致盲性眼病,到目前为止手术治疗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措施[1]。临床护理路径是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的模式接受治疗护理,通过标准化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2],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白内障手术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的充分认识。它规范了工作流程,减少工作中的遗漏或疏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2011年11月开始我科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收到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住院白内障患者14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71.4±12.5)岁。观察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68.5±11.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组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内容为护理工作指引,责任组长制定一个日程计划表,按时间表来完成各项治疗、护理、观察等任务,并及时记录。每日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一起进行护理查房,检查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按照护理计划执行,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变异,则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措施在临床路径表变异分析栏中做好记录。
1.3 临床护理路径内容:①第1天:患者入院后,评估其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视力、自理能力等内容,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介绍主管医生及和护士的姓名,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再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作疾病的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诉患者常规检查项目并协助患者及时完成检查项目。术前滴抗生素眼药水,冲洗结膜囊及泪道,控制眼局部感染病灶。确定手术时间,通知患者及家属,嘱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术前注意事项等内容,消除患者疑虑,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②第2天:告知患者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标识,充分扩瞳,穿好病人服,嘱其排空大小便,护送患者入手术室。手术完后接患者入病房,让其平卧,为患者做术后宣教。包括饮食、休息,嘱患者不要过度低头弯腰,不剧烈运动,不揉眼,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咳嗽,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眼压增高,导致晶体脱出或伤口开裂等并发症,术眼当天包封,戴眼罩勿拿下,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③第3天:患者术后第1天拆除敷料后,观察角膜有否水肿,结膜有否充血,有无结膜分泌物,及时做好相应处理。教会患者点滴眼药水方法,告知患者眼药水的药名、作用、用法、注意事项,多种眼药水使用时间隔至少5-10分钟。确定出院时间,并通知患者及家属作好出院准备,做好出院指导,嘱其1周预约预约挂号复查,2周内不做摇头、挤眼动作,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不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等。有出院带药时,向患者讲解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价护理效果。
1.4评价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行分析评价。收集出院前发放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采用t检
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的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两组患者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天数(天) 住院费用不含晶体(元)
对照组 70 6±1 6137.8±328.3
观察组 70 4±1 4758.6±287.52
t 11.832 26.65
P <0.01 <0.01
表2两组患者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例)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70 46 87
观察组 70 68 98.4
X2 22.861 6.892
P <0.001 <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些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以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了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3]。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针对白内障患者不同阶段的病情特点,将健康教育彻底贯穿于各个环节[4]。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降低住院费用。同时严格护理程序,避免了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疏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柳淑芳,杨芳.社区白内障手术复明率相关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8(7):60.
[2] 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8,17(1):1~3.
[3]高金姣,王佐伟,严悦颜.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剖宫产病人护理的可行性探讨[J].护理研究,2006,20(1B):144-145.
[4]黄淑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