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梅毒血清,从血清学角度探讨检测三种梅毒血清的检测。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技术对梅毒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梅毒患者的阳性率被三种不同方法检测出来,数据结果均比对照组高,并且各自呈现的敏感度不一,由高到低依次是TRUST、TPPA、ELISA。结论: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诊断以及治疗梅毒的应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我国各地的梅毒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并且仍旧呈现上升趋势。梅毒是一种通过传染性疾病,因梅毒螺旋体的感染而引发,主要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两种途径扩散。[1]所以,为了有效地预防梅毒的扩散,加大对梅毒患者的检查治疗力度的具有必要性,同时严格筛选血液梅毒,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手段。梅毒患者是否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是否能够安全地使用血液制品,极大程度上要依赖梅毒血清学的检测方法。本就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对进行分析,探讨与梅毒以及梅毒患者有关的检测方法所存在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期间到我院检查后,确诊为梅毒患者120例,采集其血清样本,其中有40例一期梅毒血清样本,45例二期梅毒血清样本,35例三期梅毒血清样本。对照组有100例样本,均为到我院进行日常检查,各项条件都符合健康标准的成年人血清。
1.2试剂与操作
实验用品均是未受任何药物污染,TPPA试剂盒是经日本富士株式会社制造的产品,ELISA以及TRUST试剂盒则选用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产品。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各个产品的说明书进行。
2.方法
2.1检测方法
同时使用ELISA、TRUST、TPPA三种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检查测试,操作过程严格遵循各项试剂的说明书所标注的内容。检查测试的结果中,TPHA大于等于1∶80,倍比稀释报告最终滴度为RPR阳性者,ELISA呈现平行双孔状,则判断为阳性。
2.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比较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将梅毒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而且明显梅毒患者的阳性率要比健康组高出许多。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体数据见表1。
表1:比较三种方法检测梅毒与健康对照组血清抗体的结果数据(n)
组别 病例数 ELISA TRUST TPPA
呈阳性 呈阴性 呈阳性 呈阴性 呈阳性 呈阴性
梅毒患者 120 48 21 41 0 62 0
对照组 100 0 15 1 27 0 28
3.2检测方法的评价指标的比较结果
ELISA、TRUST、TPPA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比例不各有不同,其中ELISA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TPPA,最后是TRUST;而三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也各有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ELISA、TPPA、TRUST。
4.讨论
在梅毒诊断中,关于梅毒的检测至关重要,地位不可动摇,同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这三种梅毒血清检测也是能治疗梅毒的前提基础[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酶的放大效应,借以使得检测更加具有灵敏性,其中,TP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是只要利用双抗原夹心法,当特异性 IgM 抗体出现,表示人体的机体启动体液已经发挥免疫作用,证明TP已经被传染;在释放心磷脂后说明组织已然被破坏,进而产生出抗心磷脂抗体[3]。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较弱,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性,属于非特异性血清的试验,在一期和晚期的梅毒患者的反应中呈阳率可以达到53%~80%,但是在早期和晚期的梅毒患者中则有呈阴性的可能[4]。因此,多在抗梅疗效观察和诊断中应用,不过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检测结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是假阴性的现象。
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方法的原理,是将纯化的致病性梅毒的精致菌株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从而检查测试血清中所存在的抗体,它的有点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其需要的进行长时间的检测,并且在判断结果上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其并不适宜应用于大范围的筛选或是试验。
总而言之,检测梅毒患者血清的方法种类繁多,每项方法所体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各不相同,但值得肯定的是,ELISA、TRUST、TPPA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对梅毒患者的临床试验研究中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柯琼浪.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的意义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1(01):56-57
[2]武卫.不同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03):123-125
[3]毕红琳,马娟,朱中梁,徐升强.三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5):97-99
[4]赖年钰,甘晓协.3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22):1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