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您的访问!现在是:

医学类论文

急诊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前,心理医学学发展迅速,心理护理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在急诊护理中,因为病情很急,医院经常只是注重抢救患者,而经常忽略心理护理。医院之前急救的病患者心理状态和另外的病患者心理状态差别很大,有不一样的表现,所以医护专员更要充分地理解和掌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才可以及时地实施高效的心理护理方式。
【关键词】急诊心理护理 心理特点 治疗
一、前言
分析我院从10年1月到6月的数据,一共接诊了300例急救病患者,通过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并且据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400例的急救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通常都是以担心,躁怒、绝望、紧张、伤心,悲观这几种心理状况为主。
车祸受伤以及急性发作的慢性疾病通常都有担心、惧怕的心理,醉酒受伤以及群殴打架的通常都有躁怒、紧张的心理,试图自杀的通常都有伤心、悲观、易躁易怒的心理表现,而遭遇自然灾难的病患者通常都有紧张、担心、悲观的心理。了解急诊患者的常见的心理表现,针对不一样的急诊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对急诊抢救的顺利实施有很大的作用。[1]
二、资料和方法
对以上的300例急救病患者,150人实行了专业的心理护理工作,其余则没有进行心理护理工作。在所有患者治疗后出院之时,发放给他们每人一份“入院满意程度调查表”,由出院的病患者填写之后回收,经医院的宣传科进行结果统计,一共统计有效的表格有300份。其中有189例男患者,111例女患者,年龄约在18~68岁,平均年龄约为34岁。疾病的类型有:车祸受伤58例,急性发作的慢性疾病44例,试图自杀40例,群殴打架80例,遭遇自然灾难 70例,其他疾病有8例。比较他们院前院后的表现,对急诊心理护理作出评价。
三、结果与分析
对以上300例病人,院前受过急诊心理护理以及院前未受过急诊心理护理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从配合治疗程度来看,受过急诊心理护理的为90%,而院前未受过急诊心理护理的仅为20%;从入院后满意程度来看,受过急诊心理护理的高达98%,院前未受过急诊心理护理的为46%。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经过院前受过急诊心理护理的患者都可以迅速地缓解忧虑紧张的情绪,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使治疗的效果有了很大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满意程度也比未接受急诊心理护理的要高很多。
四、讨论
医护人员在对急诊病患者实行心理护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言语上的交流
在进行急诊心理护理中,医患之间的言语交流是最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很常用的方式。[2]在接诊之后,护士应该积极地配合医生,在短时间之内就把病患者的受伤程度和心理特点掌握清楚,组织积极的语言,做到镇定不慌乱,据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病情采取不一样的心理护理措施,一般情况下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和暗示性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护理。[3]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的时候,在对病患者讲解病因以及病情的时候要简明扼要,在讲明注意事项的时候一定要详细,适当给予患者保证,让病患者对医生有一定的信赖感,使患者情绪稳定,减轻患者精神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配合医生治疗。对于容易接受一些暗示的病患者,就可采用暗示方法,减轻其的心理上的痛苦以及负担,对某些病情并不怎么严重,但心理过度紧张而且对疾病的反应特别强烈,经常辗转难眠,情绪极度不稳定的患者,这样的方式更为有效。
(二)行动上的交流
在急诊心理护理中,行动上的交流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行动上是指体态、仪表以及行为上的语言。[4]行动上的交流就是医护人员通过姿势、动作、眼神、神情等方式把一些信息传达给患者,有时比言语上的交流更让患者觉得舒心。护理人员通过关切的眼神、微笑的神情 以及熟练的护理技术和冷静沉着的行为举止给病人带来亲切以及信赖感,从而可以达到诊前稳定患者情绪的效果。若对待急诊的外伤病病人,则可以站在病人的身边,握住病人的双手,这样可从患者的心理上稍微在治疗的时候产生的痛苦感,这一点在对待车祸病人的时候更加明显,护士冷静的神情,一丝不苟地工作,经常就可以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
另外急诊科的危重病人比较多,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很高,对急救的医疗服务技术有了更加高的要求。[5]而院前的紧急抢救是在有限条件下,争取用最少时间、最快速度以及最高效率进行生命的抢救工作。这就需要急诊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用关切的言语,有条不紊的工作,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增进医患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邱菊,赵雅娟.急诊护士的心理护理要点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9).
[2]葛妤.儿科急诊护士急救能力分层次培训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国际儿科护理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0.
[3]李伟,张竞元.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A].吉林省护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暨护理技能培训班论文汇编[C],2008.
[4]晓红,魏华.急诊护士岗位安排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
[5]侯淑琴.现代护理对急诊护士的要求[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

网站首页 | 期刊查询 | 合作期刊 | 优秀论文 | 论文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