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就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辩证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中医证型辅助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各种各样的辨证分型让患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每4到8d进行一次辩证,从感染真菌开始进行动态观察,一直到真菌消失,对中医证型演变进行全过程的动态观察。结果:在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演变所表现的四种类型当中,有57.6%属脾肾阳虚型,它是由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而成的,有29.7%属变为痰湿内盛型,它是由肺热壅盛型中医辨证变化而成,有31%属痰湿內盛型,它是中医演变(脾盛阳虚型)形成的。结论:脾肾阳虚型(由痰湿内盛型的演变所致)、痰湿内盛型(由脾肾阳虚型的演变所致)、痰湿内盛型(肺热壅盛型的演变所致)是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证型演变的三种分型表现。其中,并没有任何演变表现的分型是外寒内饮型,而演变率最高的分型是痰湿内盛型(演变成为脾肾阳虚型)。
关键词:真菌感染;呼吸系统;中医证型演变;规律;中医诊断学
就目前来看,传统中医就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的研究不利于中医药对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这是由于它没有重视机体受到的来自真菌感染微观变化的制约,把侧重点放在了用宏观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的方法上。在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医辨证会随着真菌的变化(从感染截止到消失)而发生各种变化。此研究进行的辨证分型基于中医理论,培养结果阳性患者(针对痰性真菌而进行),并培养了痰液真菌(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进行),对中医证型演变的特征及规律和真菌的变化过程(由感染至消失)进行了动态观察,以期给中医证型帮助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择本院从2009年2月到2011年1月进行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进行观察,其中有40例为女患者,有40例为男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在32岁到82岁之间,58.3±12.5是平均年龄。以中医理论为依据,辩证可分为这几种类型,14例为壅盛肺热型,2例表现为内饮外寒型,11例是阳虚脾肾型,有45例是内盛痰湿型。14例患者患有肺气肿,12例表现为肺炎,21例表现为气管炎(慢性),有6例心脏病(肺源性),有18例为肺肿瘤患者,这是以现代医学为依据的诊断结果。根据中医辨证来对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患者(真菌痰性阳性培养结果)来进行辩证分型,可分为四种类型,壅盛肺热型、内饮外寒型、内盛痰湿型与阳虚脾肾型。每隔4到7天按照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一次辩证,截止到真菌痰性培养阴性结果,对中医证型的演变过程与真菌的变化过程(从感染至消失)进行动态观察。
1.2培养真菌的过程与方法
让患者每天早上反复进行漱口,紧接着把自己咳出的痰液用标本溶液装起来,在一小时以内送过去检查。如果标本不合格就再次进行检查。真菌的培养方法是在23到71小时之内以34摄氏度的温度对所接收到的痰液标本加以培养(用一般方式将其接种在培养基上)。
1.3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辩证的分型依据
有咽痛咽干、憋气胸闷、喜饮口渴、脉滑数、苔黄且舌质红、流汗、偶尔干咳(没有痰),痰质粘稠、难以咳出、颜色黄、量较少等症状的为壅盛肺热型;有气急、咳嗽、身冷恶寒、不出汗、胃口不好、胸闷、痰质为白色且较稀薄等等症状的属内饮外寒型;有乏力声低、苔薄舌淡、纳差自汗、气短咳嗽、有溏稀大便、疲劳、细脉沉且痰质量少为稀白色,容易咳出,口渴喜饮症状的为阳虚脾肾型;有喘息咳嗽、胸闷、恶心、肚子胀、舌质淡白、便溏脉滑、舌苔腻厚且痰质表现为容易咳出、白色、粘稠等症状的为内盛痰湿型。
2结果
克柔、热带、平滑、白色等各种念珠菌为感染呼吸系统的各种真菌。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和中医演变的各种类型的关系如表一所示。在感染真菌的比例中,内饮外寒型的比例最小,内盛痰湿型的比例最大,阳虚脾肾型与壅盛肺热型的比例居中,每个小组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患有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疾病的69例患者中有35例发生了中医证型演变,这种演变的概率为47.5%。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型演变的过程如表二所示。就其中的中医证型演变的比例来看,中医证型演变没有发生在内饮外寒型上,很显然,内盛痰湿型比阳虚脾肾型与壅盛肺热型大。
3.讨论
真菌感染是由滥用激素、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年老体衰、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以及免疫能力较差造成的,它已日渐成为导致呼吸系统发生病变的主要原因,并逐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当中的关键问题。感染呼吸系统的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会阻碍细胞免疫,它的感染比例最大,致病性相对较强,重者是致命,轻者则是加重患者的病情。诸如药物的不合理运用、体质虚弱、患者病情、患者年龄大、患者免疫能力差之类的原因会导致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真菌,从而产生疾病。中医辨证会随着真菌感染系统的发展变化(从感染至消失)而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范洪;兰永臻;王植荣;玉冬梅.呼吸系统真菌感染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研究[J].光明中医,2010(3).
[2]朱洋;侯英荣;兰洪英.呼吸系统真菌感染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7).
[3]朱池.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机制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