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缩略语是我们所学习的现代汉语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中的一大重要课题,它是压缩固定短语或事物名称而形成的一种语言结构,是与原来没有简化的语言结构相对而言的,它的意义等同于全称。在当今社会中,缩略语已经成为语言应用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简洁的语言形式。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常常为了交流的方便而使用缩略语,在正常交流的语境中经常显现出大量的缩略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
关键词:缩略语,汉语
第一节 缩略语的定义及特点
一 缩略语的定义
用音节较短的语言形式代替音节较长的语言形式,从而达到简化交际的目的,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由来已久。对于这一现象,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术语来指称,如“简称”、“缩语”、“略语”、“缩略语”等等。
二 缩略语的主要特点
缩略语的特点是,言简义赅,信息量大。有些缩略语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十年前常用的今天可能不再用,对于生活阅历不足的人来说,这就是个难题。有些缩略语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北京人常用的上海人可能不会用,或不解其义。它们虽然常被用到,但因其包含的内容太多、背景太复杂,要把它们解释清楚也非易事
第二节 缩略语的产生、发展
一 缩略语的产生
由于反映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语言日益复杂,与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力求迅捷、省便之间的矛盾,使语言的缩略现象加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变化与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大量涌现。
二 缩略语的发展
由单音节词到复音节词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般趋势,缩略语的原型大多是一个多音节词语,在缩略的过程中,当然也会服从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这样一个趋势,据统计,《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共收缩略语729条,其中双音节的有548条,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
第三节 缩略语的分类
一 略语
略语俗称省略,省略是直接省略原词语中次要地位的部分,留取原词中关键的语素或词,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况:
1.略尾式
浙江——浙 清华大学——清华
商务印书馆——商务 《聊斋志异》——《聊斋》
有些音译的外来词,主要是各种计量单位,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成为缩略语。例如:瓦特——瓦 摩尔——摩
的士——的 帕斯——帕
这时,被留取的这一部分就获得了词的资格。如“打的去”,
2.略头式
天津——津 中国同盟会——同盟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3.截腹式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
《春秋谷梁传》——《谷梁传》
二 缩语
缩语俗称压缩,压缩是指抽取原型词语几个意义部分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语素或词,重新组合的方式,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抽取原词语中每个词的前一个语素,重新组合,
例如:邮政编码——邮编 科学教育——科教
调查研究——调研 沧海桑田——沧桑
2.抽取原词语中每个词的后一个语素,重新组合,
例如:电影电视——影视 电影和录像——影像
来信来访——信访 电影明星——影星
3.抽取原词语中前词的后一个语素和后词的前一个语素,重新组合。
例如:香港澳门——港澳 调查处理——查处
预防保健——防保 人民警察——民警
4.抽取原词语中前词的前一个语素和后词的后一个语素。
例如:层次和方面——层面 查抄销毁——查销
监视观测——监测 整顿作风——整风
四 强依赖性缩略语
这类缩略语数量较多,大多数缩略语都是强依赖性的,只有借助于原词语才能获得正确的理解,这里先举出几种比较特殊的例子
1.解构式缩略语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语言观的更新,现代汉语中很多缩略语在消解原有语言结构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解构性特征,“解构式缩略语”也随之大量出现。解构式缩略语主要有以下三类
(1)对已有缩略语进行解构,比如,“特困”的原词于是“特别贫困”、“特困生”
就是指“特别贫困的学生”,但有人却脱离原义对“特困”进行了重新解释;“特别犯困”,即特别想睡觉,现在很多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睡眠严重不足,他们便借用“特困(特别犯困)”这个缩略的形式,称自己为“特困生(特别犯困的学生)”,用调侃的口吻表达自己对睡觉的渴望。
(2)根本不是缩略语的词语看作缩略语,然后为其寻找一个对用的全称,这在“魔鬼词典”中出现的比较多。如:“可爱”这个形容词,现在被解构为“可怜没人爱”,缩略语“可爱”就与形容词“可爱”同形,同样,“讨厌”现在还表示“讨人喜欢百看不厌”;
五 弱依赖性缩略语
这类缩略语对原词语的依赖性比较弱,主要有以下两类。
1.数字式缩略语
数字式缩略语在当代汉语中大量涌现,如“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高农业(高产量、高效益、高技术农业)” “三乱(公路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等。
2.词化缩略语
词化缩略语如“智商(智力商数)” “情商(情感商数)”“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收录机(收音录音两用机)”等,它们已经被大多数人当作词来看待,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原词语是什么,很多缩略语词典也证明它们“已词化”。
结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三节构成,第一节讲了缩略语的定义,让大家了解缩略语,第二节讲了缩略语的发展过程,第三节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区分缩略语从而分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缩略语。希望祈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读者能更快地掌握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