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您的访问!现在是:

文学类论文

浅谈英文标识语错误翻译的原因与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来国内投资和生活,他们需要读懂标识语。但在公共场所各种英文标识语广泛被使用的同时,翻译错误的现象也很普遍,这给他们带来很多不便,也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本文分析了标识语错译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希望对标识语英译规范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英文标识语 错误 措施
    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应用范围很广,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道路交通、酒店餐馆、邮政银行、旅游景点、医疗卫生、公德告示等,给生活在我国的外国友人一种提示,但一些英文标识语存在不少错误,甚至让人误解,所以规范英文标识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错误现状
下面结合一些例子,指出目前标识语翻译上存在着的错误和不规范的情况。比如地铁里“出口”被翻译为Export外贸出口就让人哭笑不得,应该用Exit代替;把眼科医院翻译成“eye hospital”就变成了“眼医院”,应翻译为“Ophthalmology Hospital”;某景点用Tourist stops表示游人止步,其实用Staff only就可以;某厕所旁用slip carefully想要表达小心地滑却表达成小心地去滑,意思就差很远;某商店,将退款处Refunds直接译成Money return的情况也很多;车站里,将存包处Luggage Center译成Bag keeping的也很普遍;公园里逐字翻译的情况更是严重,让外国人不知所云,公车上看到“小心站稳”的标语被译为Keep your legs,而译成Hold the handrail就清楚了。目前国内大多餐馆为了方便外国朋友点菜会用英汉餐单和酒水单,但翻译出来却错误百出,甚至会吓一跳。  
二.错误原因分析
1.译者翻译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英文标识语有的是由广告公司的设计员使用翻译软件翻译的,这种翻译必须要杜绝;有的企业找翻译公司,而部分翻译公司的人也用电脑查询再结合自己的英语知识翻译,翻译出来也不够地道。
2.监管力度不够 
有关部门没有把这个问题高度重视起来,只要内容合法对翻译没有要求,他们没有对标识牌的制作、翻译语言的审核监督从头到尾严格把关,导致英文标识语错误常被忽略。比如有位印度记者曾在某餐馆看到菜单上把鲤鱼carp拼成了大便crap,杜绝这样的低级错误,减少尴尬很有必要。
3.受母语文化影响
很多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受母语及文化习惯的影响,理解只限于字面意义,没有考虑引申意义和语言文化背景等因素,凭自己主观想象生硬地将中文翻译成了中式英语,导致信息失真,不能取得传达信息的效果。例如,逐字翻译“小心碰头”为“Watch out,knock head”表达就不准确,因为“Knock head”还有“笨蛋”的意思。
4.缺乏统一的标准
目前在全国,尚未有统一和规范的标识语英文翻译方法和书写要求,导致错误的公共场所双语标志屡见不鲜,公示语翻译无标准,使用无规范,参考无依据,应用无对照,使城市形象受到影响。
三.改进措施
1.杜绝不懂英语的人制作和翻译标语。
2.我们应该搜集大量英语国家公共场所的标识,研究各标识的文化背景,并借鉴他们标语的翻译方法,对国内标识语的翻译及英文标识语的规范起到提示或引导作用。
3.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理解原文的信息,再联系标语的文化背景挖掘其包含的潜在信息,然后要反复推敲标语的用词,还要注意文化间灵活的转换,最主要的是能够达到传达信息的效果。
4.政府等监管部门应该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公共场所标识语的问题,同时借鉴并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比如为了推广中国特色的食物,翻译应有其特殊性。有的菜名使用汉语拼音表达,并在后注释英文的主配料和烹制方法。如:锅贴Guotie (Pan-Fried Dumplings);而大多中餐菜品遵循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标准,如:冰梅凉瓜Bitter Melon in Plum Sauce;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式也较为多见,如:拌双耳Tossed Black and White Fungus;还有一些菜名遵循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标准。最后有关部门应尽快设立翻译资格认证机构,规定所有对外使用的城市标识语必须送译文权威审定机构审核后才可公开使用。
  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等原因,译者在进行标识语翻译时难免会存在问题,而公共场所标识语是否规范得体是对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检验和城市整体素质的直接体现。因此,译者在翻译前应充分理解原文含义和标语目的,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翻译基本功外,还要遵从中西文化习俗,翻译时应当准确择词,最终形成能够产生原标语效果的译文,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光.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和翻译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1).
[2]赵汀.中英标识语的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 J ] .外语教学,2006 ( 2).
[3]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翻译交际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网站首页 | 期刊查询 | 合作期刊 | 优秀论文 | 论文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