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您的访问!现在是:

科技类论文

浅淡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环网技术及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纤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前网络传翰速度已远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正在崛起的“信息高速网络”标志着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开始。本文主要说明下高速网络技术-FDDI的标准、信道访问控制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此技术可在空中交通管理中在部门运用的诠释。
关键词: FDDI  标准,运用
 
一.引言
  FDDI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于1982年制定的一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质的,高速,通用的令牌环状标准,随后被定为国际标准ISO9314. FDDI网络可作为高速局域网,在小范围内连接高速计算机系统,或作为城域网MAN连接较小的网络,或作为主干网连接分布在较大范围的工作站.
该网络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   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具有多种优点:
①较长的传输距离,相邻站间的最大长度可达2km,最大站间距离为200km .
②具有较大的带宽,FDDI的设计带宽为100Mb / s .
③具有对电磁和射频干扰抑制能力,在传输过程中不受电磁和射频噪声的影响,也不影响其它设备。
④光纤可防止传输过程中被分接偷听,也杜绝了辐射波的窃听,因而是最安全的传输媒体。
二:FDDI的网络结构
2.1FDDI的网络协议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技术是完全按标准实现的技术。因此,从一开始就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互操作能力。这为它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FDDI协议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X, T9.5委员会的标准局域网协议,也是针对100Mbps光纤定时令牌传送局域网的ISO标准。在所有网络协议和接口标准中,FDDI提供了站级网络管理能力及多级SMT服务能力。FDDI的双环故障自动闭合能力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FDDI标准共分四个子层,即MAC, PHY, PMD和STM。
(1)物理介质子层
物理介质子层Physical protocol Medium Dependent Sublayer)规定了所有的传输介质以及与这些介质相连接的技术规范。目前有两种PMD规格: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2)物理协议子层
物理协议子层(Physical Protocol Sublayer)规定了信号编码/译码、时钟同步以及在介质上传输的实际时钟速率和信号波形。
FDDI采用了4B/5B代码结构,这种代码方案具有80%的效率。在最糟糕的情况下,DC累积变化不超过士10%,接收灵敏度降低1dB左右。同时它还为自己提供时钟信号。这样,在FDDI中100Mb/s数据传输率只需125Mhz的带宽。该编码方案还具有一定的冗余能力。
PHY采用了弹性缓冲技术,从而可以保证各网站点时钟与数据的同步。
(3)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edia Access Controt Sublayer)规定”站一站”之间
数据通使用的数据链路协议中的MAC协议,包括帧格式、定时令牌协议、异/同步访间以及环路监测。
FDDI帧最长为4500个字节,帧校验序列是一个32位的冗余校验((CRC)序列。
异步/同步访间可根据服务类型给站分配一定的频带。一种是同步频带,这种频带有保证的带宽和响应时间;另一种是异步频带,可实现动态的频带共享。
环网监测功能分布于环上的所有站。每个站都对环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站可以要求环网重新初始化。
(4) SMT-站管理
FDDI标准的站管理(Station Management)部分确保了FDDI环网上所有的工作站协调一致。用户可通过修改适当的参数和选项控制站的操作。但不能直接越过此功能进行数据通信。
因此,可以对上面4个部分概述为: MAC子层规定了定时令牌协议和帧格式。PHY子层的主要功能是构成光纤环,定义了时钟颇率和数据编码。PMD子层的内容主要是对结点与光纤介质接口中的交电部分的规定。SMD主要负责协调其它三层的活动。
2.2FDDI的网络结构图
FDDI标准中根据网络连接的站点数和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描述了4种网络结构形式.
    后端网络(数据中心环境):特点是站点数相对较少(不超过50个),其中大部分是工作站或高速外设.其基本要求是可靠、高速和容错,因此大部分站是双连接站点.相邻节点之间光纤长度不超过400m,而环的总长不超过20km.
    前端网络(或办公室、建筑物环境):特点是具有大量的非容错单连接站点,使用星状布线方案.在此环境中,小型计算机、通信集中器、工作站、PC和外部设备经过集中器连接到FDDI网络.
    主干网:特点是站点分布在多个建筑物中,其中还可能有距离长达2km的点到点链路.
    多区域网:其特点是站点群分布在不同的场地,各场地间的距离可能达60km或更大.多区域网环境往往需要跨越不同的公司或者机构。
    FDDI是为传输数据而设计的高速分组交换局域网,不支持多媒体应用.为了解决多媒体在FDDI上的应用问题,1991年ANSI制定了FDDI-II标准. FDDI-II标准不仅能够支持原有的分组交换服务,还能够提供等时的电路交换服务,包括提供话音、静止图像、活动图像等信息传输.
三 .FDDI的访问控制技术
FDDI的信道访问控制技术有两种:
(1)限时令牌传递技术(Timed Token Passing )
各站是否有权访间介质是由能否捕捉到绕环传递的令牌来控制的。FDDI中采用的分布协议保证所有的站都能公平地访问介质。每个站都要连续地测算令牌绕环传递一周的时间,此值越大说明网上负载越重。
(2)早期令牌释放技术(ETR)
    每站分配了给定的持有令牌时间。若数据发送过程在未到给定时间就结束了,发送站将立即释放令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由于采用了ETR技术,每站就会有可用的额外带宽,各站均有它自己分配的令牌持有时间。若某站收到一个早期令牌,它便可使用额外时间进行数据传送。Token Ring使用保留的优先级位组控制额外发送时间的使用,而FDDI则采用动态分配额外传输的方法,若某个特别的站需要额外发送时间,就从动态池中取出。不请求额外发送时间的站就不予分配。
四.FDDI技术在空管部门主干网中应用
由于贵州空管分局的发展,飞行流量的增加,各种设备的增加以及各行政机构的增设,急需建设有有相当规模的主体网。主体网可以为各部门领导与技术人员创造最先进的网络计算机环境,并为他们提供信息速递、科学计算、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等全方位的服务。
与一般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相比,主体网有很多特点:网络规模大,网络节点一般都有几百或数千个;应用环境多,因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物理位置分散,各子网分布在机场各办公地点内;网络设备复杂,没有系统性,组网难度较大;子网分割较多,应用相对独立;主干网覆盖范围较大,带宽要求较高;系统开发性强,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技术;需要提供远程通信能力,能连接公共数字网或因特网。
因此笔者认为结构通常采用主干网与功能子网互联的层次网络结构。而主干网通常采用FDDI组网技术,由子网分布的物理位置通过一对光纤将它们串接起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路,这就是典型的FDDI双环网结构,子网与FDDI双环网之间由网桥或路由器实现互联,子网的结构一般没有太多的限制,相邻的子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连接到同一个网桥或路由器上(使用多端口网桥或路由器)。主体网还可以设有集中管理的数据中心(如计算中心、信息中心等),有许多共享设备,如大型主机、服务器、多媒体设备和一些昂贵的外部设备等等。它们通过集中器连接到主干网,主干网则要能够提供高速传输通道,并能兼容各种规格的子网结构及其网络协议。网络管理工作站通常也设在数据中心。主体网也有外界的接口,如远程路由器或网关等也需集中管理。如下图3所示为FDDI双环结构的主干网。
 
             图3  FDDI双环自愈结构的主体网
 
而FDDI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采用廉价传输介质,以使FDDI应用在大范围的网络上.二是提高网络速率,支持ATM交换,以便接入B-ISDN网.
 
七.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FDDI和各种网络互连设备(中继器、多用桥、路由器和智能交换式集线器)互连各楼内以太网,楼群之间采用户外型光缆作为介质,楼内采用的介质为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室内光缆。FDDI能够在计算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之间提供足够的带宽,支持大量数据库信息的快速传送及许多节点同时对带宽的集结需求,所以,既不会造成带宽浪费,也不会出现瓶颈问题。因此,FDDI得到了越来广泛的应用,成为建LAN网或WAN网的主要考虑对象之一。此外,FDDI已经证明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标准化工作,甚至远比构思它的人可能想象的还要成功。用户、系统厂商、芯片设计者和元件售主来到一起,产生一组有持久意义的标准。随着基本FDDI的广泛利用,将出现FDDI -II的一个广阔的基础市场,它满足范围很广的要求,典型的有音频、视频和基于数据流的传感器/控制器。
 
参考文献
1.光网络与光通讯,浙江大学电子信息技术与系统研究所,2001
2.马启文等著.现代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6
3.窦文华.高速光纤计算机网络,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公忠主编.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网站首页 | 期刊查询 | 合作期刊 | 优秀论文 | 论文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