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您的访问!现在是:

教育类论文

浅谈案例教学的实践应用

 
摘要: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需要具有真实性、经典性、新颖性等六大标准,在开展案例教学时,要注意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师的培训、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以及学生主动性的调动。
关键词:选择标准 关键问题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教材,通过学生的阅读、分析、思考以及小组讨论和争辩,而提高认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是案例分析的出发点,又是案例分析的归宿。 
1.案例选择的标准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标准。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案例主题,把握案例的内容精髓;其次是要精确把握案例的细节;再有就是要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全面主导案例讨论。归纳起来,案例选择应符合真实性、经典性、新颖性和针对性、同业性、区位性这六大标准。
    (1)真实性。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但是通过教师对案例的精心选择和反复推敲,使案例来源于生活,又略高于生活,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又最大程度的接近现实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经典性。为了使案例既能满足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又要力求真实性,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整理、概括,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经典案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示范作用。
(3)针对性。任何教学都要有一定的教学目标,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要针对具体教学目标,进行组织和筛选案例,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4)新颖性。新颖的案例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其不断认真学习和不懈研究的动力,如果学生对于案例毫无兴趣,那也就谈不上分析和研究了,所以案例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体现时代特色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5)同业性。案例的同业性是指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尽量选择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案例,分别由不同的小组来承担不同企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任务。通过承担不同企业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拓宽视野,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共同思考和理解问题的实质,从而在较高层次上分析和解决问题。
(6)区位性。案例的区位性是指案例要尽量本地化取材,即要从本地出发,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身临其境的仿真感,缩短学校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距离。
2. 发挥案例教学作用的关键问题
我国经过近30年的教学实践,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已经比较普遍。但从学校开展案例教学的现状看,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若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则要重视下面的几个方面。
(1)重视案例教学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
案例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思想和模式,它的展开和实践是需要有效组织和资源投入的。只有学校充分重视发挥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独到作用,才能切实开展案例教学,从案例选择、改编甚至编写着手,加大教师的投入力度、进行完善的组织安排、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和举措,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培训教师是切实开展案例教学的保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教学活动质量的保证。但是我国开展案例教学的总体水平不高,教师对于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如何进行案例选择等方面还是有很多欠缺和不足,要真正让案例教学收到实效,对教师进行有关案例教学的培训是十分有必要。除了对案例教学方法的相关培训外,还应适当组织一些经验交流和观摩教学,以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3)加强案例库建设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
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收到预期效果的前提,然而现成的、合适的案例往往不是很多,这就造成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不满。对于这种现状,加强案例库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充分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
(4)发动学生是案例教学取得效果的关键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是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上,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活动的主角,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论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当注意案例选择、观察学生学习状况,这样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也为案例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实效性强等优势,如何把案例教学的这些优势充分发掘,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梁新,张怀强.任职教育中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J】.北京:海军院校任职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2006.
[2]王汉澜.教育测量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3]【美】威廉维尔斯曼,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王梅霞.法学案例教学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5]赵晓光.论法学案例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J】.法制与经济,2008.(4).

网站首页 | 期刊查询 | 合作期刊 | 优秀论文 | 论文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