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您的访问!现在是:

教育类论文

初级中学美术教育中美术语言创新应用的研究

 
摘要:在初级中学美术教育中,美术语言是美术学科的基础元素,理应提高学生在美术中对美术语言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在美术作品中创新应用。
关键词:初级中学;美术语言;创新应用
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道路中,要求的就是创新。所以要紧抓青少年的思维创新教育,是当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宗旨。美术语言是美术家用它来表现和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外在媒介和符号,要想读懂美术作品,与美术家通过作品进行沟通,对美术语言的了解和认识定是必不可少的。
一、初级中学美术教育中美术语言创新应用目的
当代的中国,有着加强中国特色文化发展的目标。知识的累积是创新的理论基础,创新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继承和开拓美术的知识与技巧,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1、激发中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在科目逐渐增多的中学教育,同学们会因为美术学习的不及时、教学难度的突然增大,而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对美术学科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就是天方夜谭了。对于美术学习兴趣的提高,就在于讲同学们都能听得懂的知识,美术语言是美术学习的基础,美术语言的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在作品创作中创造思维得以提升。美术语言创新应用的多样化又会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2、培养中学生视觉思维能力。视觉思维能力是对已有的资料信息和知识分析运用的能力。美术学科知识的把握能力和素材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综合运用,获得新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表现。学生学习阶段应该先从美术语言类基础知识进行积累,循序渐进学会如何利用这些语言,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做铺垫。
3、开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美术语言的学习,为学生与艺术大师作品的沟通建立了桥梁。在学习高层次、高水平的作品之后,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它们的共性。创造性思维,就是突破共性,用自己的个性去表达创作。
4、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美术是人类的精神领域,通过作品的创作,可以使得情感得以抒发和宣泄。作品创作的成功,也会带给自己很高的成就感,使得作者对生活产生满足感,形成健康的人格态度,这种积极心态的形成,也将促进中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二、初级中学美术教育中美术语言创新应用的具体方法
1、具体物体的抽象。拍一些现实存在的物体的照片,单个的或组合的某一个场景,运用Photoshop类软件进行处理成为黑白稿、线描稿,使具象物体解剖到最根本的美术语言元素,帮助同学对美术语言产生概念。
2、启发联想法。引导学生由单个的美术语言元素,联想到组合中的事物。使抽象物体具体化,体会如何使用美术语言。基本的美术语言教学完成后,对于同学们如何了解运用,应该让他们自己探索,留给他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足够的创造空间。丰富的想象使人的思维更加的全面活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3、开展欣赏课,扩展美术视野。在同学们对美术语言基本认识后,欣赏作品可以扩展视野,学会审美。通过作品欣赏过程中,对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情感、精神进行体会,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作意识和表达感情的方法,为以后创作感染力的作品积累素材。在欣赏时,可以按着时间、地域、风格、艺术派别、种类等划分作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把握。
4、户外写生,体验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回归到生活中去学习,是对美术语言学习快速掌握的方法。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美术家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取,用美术语言对自己内心情感的适当表现。生活体验的积累可以使创作的作品更具有生命力,更贴近群众生活体验,容易引起观赏者共鸣。
5、物定多创的创作比赛。对物体种类采取固定模式,对作品的表现方式的选择留有空间,让同学们自己加入作品的背景,形成故事化等方式进行创作比赛。比赛需要给同学们充分的时间,可以相互探讨,互相学习。通过比赛,让同学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取长补短,补充自己知识的习惯。不仅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更是对同学们形成活跃的思维方式而受用终身。
三、指导初级中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美术语言创新应用的作用
1、提高生活质量,塑造五彩人生。美术语言创新应用的学习,使同学们思维中的条条杠杠得以突破,开拓了视野。眼界思维的不同,将会改变青少年未来道路中的学习方向和事物的选择。时间虽然是一样的,但选择的面广了,就会使生活更加充实、多彩。
2、塑造自信、阳光的健康人格。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还不够,美术语言创新的学习,可以提高青少年对生活的感悟力。眼界的开阔,会让自己感到渺小,养成谦虚好学的品质。在一定时间的积累中,技能、理论层次将会得到提升,另别人刮目相看,提高自信。
3、培养创造性人才,兴我中华。美术语言创新应用的学习,对学习自主探进、大胆求异的思维形式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成熟稳定,这个阶段的教育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影响最大,对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的教育,要紧跟国家的当代需求,培养出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颖稚.《新课改下的新编美术教材的培养理念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3)
[2] 李建国.《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初中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认知和运用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3]郭永强.《浅论西方当代美术中的语言形式》[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1)
 

网站首页 | 期刊查询 | 合作期刊 | 优秀论文 | 论文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