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您的访问!现在是:

管理类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断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生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于普通高中,另一部分来自中等职业学校、高职和中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招生分数和学生综合素质在普遍下降。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这一切,给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既要遵循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也要针对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职生 班级管理 专业特色结合
一、前言
目前,高职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了。[1]职校教育有别于高中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但现今的高职班级管理还是按照高中教育的方式进行,这样不利于高职教育教学,没能按照学生特点以及班级的特色进行管理模式的改进,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高职的班主任有义务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思考,针对学生的特点特长来实行班级管理优化工作。
二、学生特点
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学生的自制力太差,活跃性很强。随着高职大量扩招,生源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在日益下降,很多进入高职的学生都只不过是刚过了录取线,学生文化课成绩很差。学习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导致他们不愿意学习,害怕学习,无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文化课上,而是选择逃避学习,和社会上的闲杂人等接触太多,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气,约束力非常差。这样下去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但这些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愿意积极参与班级活动。[2]
    (二)学生没有自信心,很多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
因为分数太低才被迫进高职的学生占大多数,所以他们很多都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无论怎么努力,怎么付出都是无济于事。而且,由于社会的偏见,他们就更怀疑自己,怀疑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没有学习积极性和目的性,所以他们在班级管理上不仅漠不关心,还纪律涣散,容易出现不服从班级管理,随意违反校规,迟到早退,课堂表现差的现象。
(三)独生子女居多,心理很不成熟
目前的高职的大多学生都为独生子女,容易忽视漠视其他人,比较自私。这样使他们在一起相处易发生尖锐的矛盾,一方面来说容易封闭自己,另一方面来说又希望和其他人交往,渴望能被周围的同学老师理解。
三、 优化班级管理的思考
对于班级管理的优化工作要进行深刻思考与探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有学习的兴趣才会自觉地积极地去学习。[3]学生对学习的东西有兴趣,才会渴望去学习,有学习的冲动,不是苦中作乐,而是真正的快乐。在高职中,学生一般是按专业来分班管理,而且学生所就读的专业都差不多是按学生兴趣进行选择的,也有是家长帮助选择专业,所以学生本人不太了解所学业,导致进校以后学习不上心,情绪不稳定。所以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兴趣开始,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组织学生进行外出游览,或请毕业的优秀学长学姐做演讲,唤醒学生信心,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一些较容易实行新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容易接受新的制度,但一些班级管理制度就不容易让学生接受,很难实行,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制度严重阻碍学生发展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4]所以教师要试着培养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可以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接受制度的约束。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对待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多跟学生交流,心灵沟通,并及时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和期望,多进行鼓励!
(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班级管理和专业特色建设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要求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及时地进行学生学习专业意识的强化,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对本所教专业有明确的理解,还有对其专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5]树立学习目标对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很有利,容易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刚入校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怎么了解,非常多的学生反映没有学习到什么,而且他们的表现很散漫,没有学习的动力。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应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开展有关专业的讲座以及主题班会引领专业,向学生详细介绍其专业的工作流程以及特点,让学生更好了解所学专业,知道如何开始学习,让学生明白成为所学专业所在的行业的佼佼者所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通过此类一些活动让学生树立好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助学生重新拾回学习信心,改善学习气氛。一些班级随着这些活动的进行,班级纪律以及各个方面皆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晚自习,去图书馆阅读部分专业书籍,来进行学习的学生人数大大提高,原来班级闲散的状况有所改善,有效地提高班级的精神面貌。
(三)教师积极组织具专业特色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能力以及特长个性很重要的一个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以及发展个性的舞台。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强化所学专业的特色,让学生随时保持学习专业的兴趣。利用学生春游秋游,组织一些野外活动,或者校外活动实践等等,让学生提高专业实践的能力,加强了班级之间的团结,提升了班级内部凝聚力,学生也能进一步地理解所学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兴趣,为今后学习专业打好坚实基础。同学间的和睦相处,学生知道团结合作,会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都会自觉维护班级纪律和班级荣誉感,班级管理的优化就会很容易开展。
四、结语
教师在进行优化班级管理中,除了要强调专业的特色,还需要充分发掘本班学生自身的特点,密切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的差异,根据自身特点,努力让学生能够发挥特长,结合所学的专业,有目标地协调发展各个方面。若本班的学生较活泼开朗,那么除了让他们强化专业学习以外,鼓励他们适当地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使他们在多样的组织以及活动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特长,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改善了班级面貌,让学生形成鲜明的专业特点。[6]大力鼓励学生合理利用寒暑假去积极地参与一些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一点点积累部分社会经验,提高与和人沟通的能力。[7]
另外,教师还应合理利用班级里面发生的琐事,在处理琐事的过程之中渗透哲理影响,使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对班级特色文化的发展有利。学生和班主任日常接触很多,对学生影响很大。若请专业知识和经验,尤其和企业接触比较密切的业内人士担任班主任,将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巩固加强以及未来的就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煤炭高等教育,2006.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第五分课题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
[3]苏涵.论教学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冲突——古代文学教学的忧思与变革[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
[4]时国敏.对高职学生管理若干问题的思索——兼谈中专升格为高职后学生管理的提升和接轨问题[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5]高亚华.略谈高职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投入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6]李镇西.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民主——再论“权威转化”兼答《立》文作者[J].天津教育,1992.
[7]于林秋.怎样搞好班级管理工作[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4.
 

网站首页 | 期刊查询 | 合作期刊 | 优秀论文 | 论文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版权所有: